动态:杨振宁:追求真理、潜心为学的学术人生。

来源网易教育综合   2023-06-02 16:54:36

谁是杨振宁?

他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和称号,常常和他的名字连在一起。

杨振宁是谁?


【资料图】

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世界级的贡献;但他却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改变自觉不如人的心理,帮助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加了。

5月27日下午,西湖大学的学术会堂,三位学者——陈方正、蔡荣根、潘建伟——先后解读了他们眼中的“杨振宁和他的世界”,引领现场师生和线上网友共同打开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大师壮阔而厚重的人生传奇。

这场讲座由西湖大学与中国文化书院联合举办,是西湖大学成立5周年系列活动的开篇,同时也是湖心讲堂特别呈现•中国文化书院“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二讲。

一句寄语

致自己,也致时代

作为整场讲述与探讨的核心人物,杨振宁先生无法赶到活动现场,但他录制了一段视频。他说——

这个中国文化传统几千年了,是要讲做人的原则。是什么呢?是立德、立功、立言。

……

如果要给自己打分数,这德、功、言,我自己觉得我做得还不坏,而且是非常中国式的。

……

我是从很早对中国就是很乐观的态度,我想80年代90年代我就是很乐观。我想这个所以乐观的地方,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对于今天的中国的影响,是非常之大。而这个文化传统的影响,还将要继续发挥作用。

视频里,杨振宁先生通过短而有力的几句话语,与大家分享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意义的体会。这是杨振宁在给自己“打分”,也是在讲过去百年所经历的风云变幻,在讲我们每个人所身处的时代。

正如中国文化书院设立“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系列的初心,希望能以“时代”“学术”“人生”为关键词,展示二十世纪中国学人在时代变迁中追求真理、潜心为学的学术人生。

一次讲述

致科学,也致文明

首先引领大家一览大师风貌的主讲嘉宾,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物理系名誉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陈方正

生于1939年的他,今年84岁,是杨振宁近六十岁才结识的好友。相比如今已经101岁的杨振宁,两人之间的友谊仍然算是“忘年交”。

陈方正从杨振宁锐意奋进的学生时代、他在物理学上的巨大而多方面的成就、知命之年的归国之旅等多个角度徐徐展开,对杨振宁百年的壮阔人生、及其所经历的时代脉络作出了独到解读。

讲他的天才与勤勉——

“少年杨振宁在1938年考入昆明的西南联大,在简陋的课堂、实验室、图书馆,乃至街市、茶馆中讲论研讨不辍,由是陶铸了新一代中国心灵。从王竹溪学到统计力学,从陈省身学到微分几何学,从他的本科论文导师吴大猷学到量子力学和对称原理,从刚自英国归来的马士俊学到量子场论。在栉风沐雨,风雨如晦的氛围里,通过无休止的热烈争辩和长夜漫谈,他和崇德中学的老同学邓稼先以及新来的助教黄昆等三人结为至交。六年的洪炉陶冶转眼过去,弱冠杨振宁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位,以最优秀成绩考取庚款留美。”

“在学术风格上,杨振宁非常独特。他所佩服的施温格总是回首天外、思入风云,在理论高度上运行;他的老师费米则永远脚踏实地,牢牢抓住具体现象。但杨先生则不拘一格,能够自由来回于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思考方式之间。他在完成规范场理论之后短短两年,就和李政道提出‘弱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大问题,同时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实验,那就是这种思考方式大转移的最佳例子。”

主讲人陈方正

也讲他的矛盾与挣扎——

“在林荫覆盖的普林斯顿之外,世界正在发生巨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0年底美军逼近鸭绿江,中国志愿军入朝,中美兵戎相见。杨振宁的两个好朋友,去了美国普度大学的邓稼先,和去了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黄昆,都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毫不犹豫回国。……此外,在1950年前后,还有很多在美国访问或者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如吴有训、王淦昌、华罗庚等选择回归;至于钱学森和张文裕,则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方才冲破重重困难回国。他们都要在报效祖国与获得更高学术成就之间,作出关乎一生命运的重大抉择。这些关乎时局和师友去留的消息传来,不免在杨振宁敏感的心灵中引起矛盾,从而带来巨大压力和痛苦,因为同时还有另一个天地在等待他发现,一些具有无比强大吸引力的工作在召唤他。”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杨振宁看来就像是一艘在平滑海面上吃饱了风一往无前的帆船:结婚成家,发表重要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去纽约石溪开创自己的新天地……一切顺利圆满。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仍然翻腾着极大的矛盾、痛苦、煎熬,理由非常简单:骨子里他还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带有五四运动和西南联大的烙印,背负着父母师长深厚期望的中国知识分子,而中国此时正在天翻地覆之中。”

“在学术风格上,杨振宁非常独特。他所佩服的施温格总是回首天外、思入风云,在理论高度上运行;他的老师费米则永远脚踏实地,牢牢抓住具体现象。但杨先生则不拘一格,能够自由来回于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思考方式之间。他在完成规范场理论之后短短两年,就和李政道提出‘弱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大问题,同时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实验,那就是这种思考方式大转移的最佳例子。”

在报国情怀的驱动下,杨振宁用自己的方式连接祖国与世界。

“他多次回国……筹措资金成立‘与中国教育交流委员会’(CEEC),以支持有成就的中国学者到美国作较长期的访问……推动中国物理学进步的心愿,终于迈开第一步……回到美国之后,又到处演讲,以增进中美人民之间的了解。”

“在香港回归之前他不愿意在典礼上向英国人鞠躬和被‘敲头’,所以没有接受中大的荣誉学位。1998年大学监督换成中国人,这荣誉学位才终于得以颁发给他。”

“他的至交邓稼先比他早半个世纪回国,以1964年的中国原子弹来证明,中国人绝非不如人。1971年邓稼先在杨先生行将离开上海回美国的时候写信给他,以这样一句话作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就可以很好地说明,他在此后五十年间所走的路,和努力在做的事情了。”

陈方正曾在杨振宁自选文集《晨曦集》发布时说:“物理学的巨大成就仅仅是杨先生的一半,另外一半是他的中国情怀,两者互为表里,关系密不可分。”

一场讨论

致同行,也致同道

在陈方正的讲述之后,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和量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作为此次活动的两位评议嘉宾,回首自己与杨振宁先生的几次重要见面。

评议嘉宾蔡荣根

2018年6月2日,杨振宁参加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成立四十周年活动。在那场活动中,蔡荣根听杨振宁讲述了自己与理论物理所几代科研人员的友谊。

“他说在国内很多研究所中,与他的关系最深的就是理论物理所,对理论物理所的彭桓武、周光召、何祚庥、戴元本等都非常熟悉。”

也是在那场活动中,杨振宁为中国理论物理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希望。

“他希望理论物理所要弘扬过去的优良传统,为理论物理的新天地做出新贡献。他指出,理论物理所有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希望在选择新方向、新题目方面做得更好,为理论物理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评议嘉宾潘建伟

潘建伟与杨振宁的接触更多一些。

1992年6月,中科大为庆祝杨振宁70岁生日,举办了一场非线性科学与理论物理学术报告会。刚刚写完毕业论文的潘建伟,早早在第二排占座。

1995年,潘建伟参加了在南开大学举办的理论物理前沿研讨会,了解到杨振宁认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这两场讲座对处于学术生涯早期的潘建伟非常重要,将他带入量子信息的研究领域。早在当年,潘建伟就拟定了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的长远目标,时至今日这仍是他最重要的科研方向之一。

尽管如此,直到十年后的2005年,潘建伟才得以第一次和杨振宁面对面交流,介绍自己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

“我们在杨先生的办公室交谈了整整一个上午,后来还邀请我到家里吃饭。初次接触,我的个人感受,杨先生的脑袋跟我们年轻人一样,思路非常清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还对我提出要求,希望我能够早一点回国开展工作。”

受杨振宁对冷原子物理的判断和指引,潘建伟于2003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相关合作研究,2008年全职回到中科大工作,2016年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方向有了比较好的进展。到目前为止,潘建伟团队已是这一领域走在国际前列的研究团队之一。

一次讨论

致青年,也致坚持

聆听之余,线上线下的观众也通过开放的提问通道,与主讲嘉宾和评议嘉宾交流讨论。

“杨振宁曾总结做物理研究之三要素是眼光(perception),坚持(persistence)和力量(power),三者缺一不可,在几位老师看来,做物理研究需要哪些品质或者禀赋呢?哪一种最为关键?”

对于这个问题,三位嘉宾结合自身的研究体悟,一致认为选择很重要,杨振宁先生有很好的天赋,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在场的很多人分析能力很强、数学很好,可能如果你们像一个勇士拿着利剑只懂得往一个方向冲,但没有看清楚形势,没有想清楚你要走的路,这是不好的。”陈方正说。

三位嘉宾还围绕“社会需要如何支持基础研究”谈了自己的看法。潘建伟讲了一个特别的故事,他曾在奥地利遇到一个80多岁坐着轮椅的老妇人,两人深入交谈后发现,这位老妇人读过他1997年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科研文章。潘建伟由此指出,包括物理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前沿知识,本质上也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一个创新的社会要有崇尚科学的土壤,有更多人对科学感兴趣。

就理论物理学的瓶颈与未来,蔡荣根也作出补充,认为理论物理的大厦远远没有建成,“20世纪有20世纪的人做的事情,21世纪有21世纪的人做的事情”。他认为基础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不可预见性的工作,青年人学习物理学,不仅只是开展理论物理前沿研究,也是立志成为能够支援各行各业建设的人才,能够用理论物理的思想方法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陈越光

“中国文化书院‘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二讲,要放在西湖大学,是杨振宁先生向我提议的,今天我们做到了,值得祝贺。”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陈越光说。活动现场,他带来了杨振宁为西湖大学写下的祝福与期望,亲手递交给施一公校长。

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文化书院,汇聚了老中青三代学者,体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坚守学术尊严与梦想的传承;而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代表了这个时代新的探索和追求。

洞察时代,传承学术,理解人生。

这正是此次活动的立意所在。如陈越光在开场致辞中所说:“纵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你也是时代的儿女;而在你或许漫长或许短暂的生命过程中,始终考验你的是你的人生准则,所以,时代如天,学术是地,人生为本;天有莫测,地酬勤劳,人为天地立心!”

主讲人陈方正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