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记者 江跃中)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发挥社区治理“绣花针”精神,将“环境营造”和“学习宣传”相融合,在小区微更新的同时,首创融入式党校,打造家门口的学习阵地。
(资料图片)
图说:长风街道首创融入式党校打造家门口的学习阵地 街道供图(下同)
街道积极引导居民自治共治,立足盘活居民区原有空间资源,利用小区碎片化的空间资源的整合利用,对小区内部空余用地、卫生死角等空间新建教育、宣传、活动的服务设施。通过复合利用社区已建成场地设施,增加服务功能,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师大三村“赏景”“学习”两相宜。“这个垃圾房的背面真不好看,让我们在这里聊天都不舒心,能不能美化一下?”“这里原来有棵雪松,台风过后,就只留下一个大树根,太难看了。”“前两天还有老人摔倒,能不能改造一下?”在党建引领下,居民共同参与让师大三村民心广场上原有的卫生死角、黄土裸露的花坛和大树残根,旧貌换新颜,变成了景观小品,再配置宣讲台等设施,打造成了居民家门口的学习阵地——“融入式党校”。
曹家巷小区出入口车流人流大,主干道旁有网吧、文印店、小餐饮店,大量非机动车停放占用行人进出通道。居民们纷纷表示:“小区门口这么混乱,真是太糟心了。”“电瓶车乱停乱放,车道都挡住了,行人和汽车都挤在一起,真是太不安全了。”于是,设置隔离栏区分行人和非机动车道,更新小区机动车车闸,用醒目的颜色将入口处的2号楼进行标注……通过梳理汇总意见建议,与居民代表当面沟通,“奏响美好生活乐章”最终成为“实景图”。而随着融入式党校的诞生,曹家巷“美好乐章”又发挥新的作用,奏响了“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乐章。
近日,华师大附小两个中队的学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曹家巷“融入式党校”,孩子们在“党校前院”逐条朗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校书房”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又在“群众大学堂”里担任讲解员。绘制小海报、学习新知识、分发海报、宣传讲解,在活动中,“生态环境稳步改善”变成了好记好懂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融入式党校像一块沃土,让“生态”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在有限的空间里盘活资源,从而为学习提供了无限可能。
美丽的融入式党校迅速得到居民的关注,无论是老人、孩童、还是上班族,都能在这里闲庭信步、学习交流、嬉戏玩耍。老人不用再感叹报刊栏中报纸的字太小看不清楚,孩童们游玩时也可以当起小老师,人人都能参与社区变化的过程,享受它带来的价值,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
师大三村开放式广场,让学习身临其境。“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爱岗敬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要珍惜现在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居委会干部们在学习中想着如何更好地服务老百姓;“我也来看看这一期讲些啥?”小区养护人员、清晨在广场上买菜的居民和卖菜小摊主们见缝插针地驻足阅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我们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融入式党校将通过建立润物细无声的沉浸式学习助力社区建设。
“蛮好的,出来散步的时候,还有东西可以看看。”这个家门口的学习阵地,得到了师大三村小区居民、华师大退休党史专家虞老师的认可。居民区也表示,在这里,居民能随时听讲、随时学习、随时了解政策。融入式党校以其“不加门槛、不分受众、不设时限”的特点深受居民喜爱,成为了小区的景观“打卡点”。
从微更新到微治理,从形式到内涵,从师大三村到曹家巷,长风新村街道始终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整合资源,挖潜力、织密网。今后,街道将继续因地制宜建设更多融入式党校,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学习阵地,形成更多居民喜闻乐见的网红打卡点,一起同心共建“长风破浪、靠谱前行”的美好家园。
为了满足各年龄、各领域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融入式党校每月进行信息和版面更新,听取居民意见,把党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科普知识以及最新时政要闻、重要会议精神等信息传递到社区。